水是生命之源。從2016年11月起,東莞市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打響水污染治理攻堅戰,出臺治水1+N政策,創新體制機制,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決心推進水污染治理。兩年多來累計投入近400億元加快治水基礎設施建設,累計新建截污次支管網3136公里,全市污水處理能力擴展到324.5萬噸/日。
東莞嚴格落實河長制、湖長制,深入推進內河涌及黑臭水體治理,以大兵團作戰方式強化茅洲河、石馬河等重點流域綜合整治。2017年以來,全市7個國省考斷面中,6個斷面持續改善。今年來,81個市考斷面中,有73個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好轉。
水環境質量指標改善的背后,是東莞全市上下堅持科學治水、系統治水、精準治水的不斷探索。以重點流域綜合整治為例,東莞按照全流域、全河段、全天候的治理思路,遵循“源頭消減、過程控制及末端治理”的理念,逐一制定了東江三角洲河網、東引運河—寒溪河流域、石馬河流域和茅洲河流域等四個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堅方案,全力以赴改善提升全市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。
其中,在茅洲河流域攻堅行動中與深圳協同治污,市委書記任茅洲河河長,常務副市長任河長,成立了茅洲河現場指揮部。當前,流域高峰期每日鋪設管網長度超過4公里,相當于2018年高峰期一周的工作進展。接下來,在原有基礎上,東莞2019年計劃再投入超過20億元開展流域污染綜合整治,力爭2019年9月底前完成全部工程措施。
在石馬河流域攻堅行動中由市長任河長,分管副市長任河長,實施大兵團作戰,流域平均每日有近500個施工面,超過10000名施工及管理人員奮戰在一線。在原有基礎上,東莞計劃再投入146億元,全力推進3大工程,5項源頭污染管控措施及1套流域一體化管控平臺,力爭2019年12月底前完成。
接下來,東莞市將堅持系統、科學、精準的治水理念,健全完善全市雨污水兩套管網系統和治水工程體系,深入開展排污口整治、內河涌及黑臭水體治理、重點流域整治等專項行動,推動全市水環境質量加快迎來突破。